跳转到帖子

渗透学习资料

7个文件

  1. Windows免杀(也叫Windows绕过杀软)是指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,通过各种手段绕过或规避杀毒软件、反病毒工具或安全防护系统的检测,使恶意程序能够成功执行而不被检测或阻止。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渗透测试、网络攻击、恶意软件开发和网络安全研究等领域。

    免杀技术的核心目标是规避杀软的检测机制,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免杀方式:

    1. 代码混淆
    • 通过改变恶意代码的结构、名称、参数、字符串等,来避免被已知的签名特征库检测到。混淆后的恶意程序功能不变,但它的外观或行为变得与原程序大不相同。

    2. 加密与编码
    • 将恶意程序进行加密或编码,使得其初始执行时不会被反病毒软件识别。一旦程序被执行,恶意行为才会发生。这类技术通常会使用多种加密算法,甚至是动态解密技术。

    3. 反沙盒检测
    • 反沙盒技术可以让恶意程序检测自己是否运行在虚拟环境中(例如,沙盒检测)。如果程序判断自己在沙盒环境中运行,可能会选择不执行恶意行为,从而避开检测。

    4. 自删除或延时执行
    • 恶意程序可以设计成在首次执行时自我删除或者延时激活恶意行为,目的是防止被即时检测。即便病毒进入系统,可能在某个延迟后才会表现出攻击行为。

    5. 使用合法工具
    • 有些攻击者会利用合法的系统工具(如PowerShell、WMI、Regsvr32等)执行恶意代码,因为这些工具本身被系统认为是“安全”的,不容易被杀软拦截。

    6. 签名伪装
    • 恶意软件可以伪造合法的数字签名,使得程序看起来像是来自可信的来源,绕过基于签名的检测机制。

    7. 内存注入与进程注入
    • 攻击者通过将恶意代码注入到正常进程的内存中执行,使得这些代码在正常进程的上下文中运行,避免了文件级别的检测。

    8. 多态与变种技术
    • 恶意程序使用变种技术,每次生成不同的样式(如多态病毒),从而让每次攻击的行为表现不同,难以被静态检测工具捕捉。

    免杀技术的应用:
    • 渗透测试与红队:专业的安全测试人员可能会使用免杀技术来模拟真实攻击,评估网络防御的有效性。
    • 黑客攻击:攻击者可能会通过免杀技术来避免被目标系统的安全软件拦截,成功植入恶意软件。
    • 恶意软件开发:恶意软件开发者会利用免杀技术来绕过防病毒软件的监控,确保恶意软件可以在目标计算机上隐蔽运行。

    防御措施:
    • 行为分析:许多现代的防病毒软件已经从传统的签名检测转向行为分析,能够识别不依赖签名的可疑活动。
    • 沙盒技术:通过将程序放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运行,检测其是否有恶意行为。
    • 白名单与黑名单:将可信的应用程序列入白名单,拒绝未知或不受信任的程序执行。
    • 多重身份验证与数据加密:加强数据保护措施,即使恶意程序能够突破外围安全防护,也难以获取有价值的敏感信息。

    在网络安全领域,免杀技术的应用是对抗和防御的核心之一。了解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安全专家加强防护策略,同时也提醒普通用户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工具的更新,防止遭遇攻击。


    • 1 资源中心
    ISHACK
    更新日期
  2. POC整合,包含edu漏洞报告,全网最全
    不是市面上烂大街的,在线文档,随时查看。
    src漏洞经验实战报告分享,总计387份报告。非常适合src新手入门,欢迎新手咨询,手把手教学。
    把每一份报告经验分享学习明白,让你从小白入门,不再羡慕佬。

    • 6 资源中心
    ISHACK
    提交于
  3. Windows免杀就是通过一些技巧,让恶意软件避开Windows的安全系统(如防病毒软件或防火墙)的检测,从而能够顺利运行。常见的方法包括修改程序的代码、加密文件或者利用一些隐藏技术,目的是让这些恶意程序看起来像是无害的,无法被阻止。

    • 2 资源中心
    ISHACK
    提交于
  4. Windows免杀是指通过特定技术或手段,绕过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(如杀毒软件、Windows Defender等)来执行恶意程序。目的是让恶意软件不被检测或阻止,从而顺利运行。常见的免杀方法包括代码混淆、加密、反调试技术等。
    提取码:462w

    • 2 资源中心
    ISHACK
    更新日期
  5. 护网资料,干货满满,从流程到具体安全事件的处理都非常详尽。

    • 3 资源中心
    ISHACK
    提交于
  6. 护网行动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策略保护网络系统、数据及基础设施免受攻击、入侵或破坏的综合性安全防护工作。在中国,"护网行动"特指公安部组织的年度网络安全攻防演练,旨在检验企业、机构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能力,通过模拟真实攻击提升防御水平。

    ---

    ### 护网涉及的核心技术领域
    学习护网技术需涵盖以下关键方向:

    #### 1. 网络基础与协议分析
    - 重点:TCP/IP、HTTP/HTTPS、DNS等协议原理,网络拓扑与数据包分析。
    - 工具:Wireshark、tcpdump、Burp Suite。
    - 学习目标:理解网络通信机制,识别异常流量。

    #### 2. 渗透测试与漏洞利用
    - 内容:Web漏洞(SQL注入、XSS、CSRF)、系统漏洞(缓冲区溢出、提权)、漏洞扫描与利用。
    - 工具:Metasploit、Nmap、Sqlmap、OWASP ZAP。
    - 认证:CEH(道德黑客认证)、OSCP(渗透测试认证)。

    #### 3. 防御技术
    - 防火墙与WAF:配置策略,识别恶意流量(如Cloudflare WAF、ModSecurity)。
    - 入侵检测/防御系统(IDS/IPS):Snort、Suricata规则编写。
    - 终端防护:EDR(端点检测与响应)、病毒查杀技术。

    #### 4. 日志分析与威胁狩猎
    - 技术:SIEM(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)系统使用,如Splunk、ELK Stack。
    - 实战:通过日志分析攻击痕迹,追踪APT(高级持续性威胁)。

    #### 5. 应急响应与溯源
    - 流程:漏洞修复、攻击阻断、取证分析、溯源攻击路径。
    - 工具:Volatility(内存取证)、Autopsy(磁盘取证)。

    #### 6. 安全意识与合规
    - 法规:等保2.0、GDPR、网络安全法。
    - 演练:参与CTF比赛、模拟护网红蓝对抗。

    ---

    ### 学习路径建议
    1. 基础阶段
    - 学习网络原理、Linux/Windows系统管理、Python/Shell脚本。 - 入门书籍:《网络安全入门实践》《Metasploit渗透测试指南》。

    2. 实战提升
    - 在靶场(如DVWA、Hack The Box)练习渗透与防御。
    - 参与漏洞赏金计划(Bug Bounty)积累经验。

    3. 专项深入
    - 选择细分领域(如Web安全、逆向工程)深入研究。
    - 学习二进制安全(IDA Pro、Ghidra)或密码学应用。

    4. 认证与社区
    - 考取CISP-PTE、CISSP等认证。
    - 关注安全社区(FreeBuf、奇安信攻防社区),参与行业会议。

    ---

    ### 资源推荐
    - 在线平台:Cybrary、极客时间、攻防世界(CTF训练)。
    - 靶场环境:Metasploitable、OWASP WebGoat。
    - 开源工具:Nessus(漏洞扫描)、Cuckoo Sandbox(恶意软件分析)。

    护网技术需持续跟进最新攻防手段,建议通过实战演练(如参与护网行动、企业SRC)深化技能,同时关注云安全、AI安全等新兴领域。
    • 5 资源中心
    ISHACK
    提交于
  7. 新手小白看过来!还有挖洞没思路的白盒子们!这里有一份超棒的2024年SRC漏洞报告,包含2024hvv最新SRC。
    这份漏洞报告,足足有800多份呢!这可不是网上随便能找到的资料。看完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。不过要注意,不能保证百分百复现,但可以尝试一下。
    报告内容超丰富:
    - 有2024年部分厂商漏洞的poc(大部分已修复,仅供学习用)。
    - 挖掘edu漏洞的思路以及常见漏洞挖掘方法。
    - 漏洞涵盖实战、edu、hvv还有赏金漏洞,包括今年hvv最新的SRC。

    • 2 资源中心
    ISHACK
    更新日期

文件